学院新闻
她是一个普通人,9岁时因为妈妈生病险些辍学,第一份工作是宾馆服务员;她又不是一个普通人,自学成才,会计员考了全县第一名,会计师拿到全省第一,被宁波外经贸委破格抽调,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。
11月21日,宁波(中国)供应链创新学院2024级供应链管理硕士项目15名学生前往中基大厦拜访业界导师应秀珍女士并与其深入对话。应秀珍是一位与新中国同龄的宁波老外贸人,从事外贸工作40年来,她见证了中国货物贸易规模由小到大,外贸竞争能力由弱到强的一整个发展历程。
应总为同学们介绍道,中基惠通顺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号召,经过10多年的打造,形成了集“外综+跨综+金融+物流+展会+科技传媒”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全流程外贸服务体系。该体系不仅帮助中小企业通过服务平台获得更多客户,更是让顾客借助平台的议价能力获得了更加实惠、快捷的仓储和物流服务,实现内外贸线上线下“两条腿”走路。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,中基汇通与时俱进,开发了一套利用元宇宙3D引擎、人工智能、数字人等技术打造的智能虚拟贸易元宇宙展销平台——Meta BigBuyer ,打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,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全新的交易模式和体验,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。
A: 现如今,风口的出现确实越来越少,但每个时代都孕育着独特的机会。关键在于个人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多元化的能力,同时要敢于创新、迎难而上。尤其是年轻人,更要以拼搏的精神去应对变化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抓住属于自己的成功契机。
Q:目前中国出口货物普遍采用FOB(离岸价)策略进行运输,但在特朗普上任后,这种策略导致运输成本显著增加。是否考虑自建船队并开辟自己的物流航线,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?A: A:尽管我们有能力自建船队,但目前面临的挑战是,许多国家的港口对于我们的船只并不开放自由停靠,或者要求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。这导致我们的船只常常在公海上漂泊,无法及时靠港。中国航运事业的未来要靠同学们去努力拼搏和创造。
同学感悟就读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我们,在学院的安排下,有幸听取了外贸领域的“老广交”应总的经验分享。这次访谈不仅是一次深入行业学习知识的契机,更是一场关于未来趋势和个人成长的深刻启发。应总的观点让我意识到,无论是应对时代的变化,还是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方向,持续学习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。
应总提到,当下风口虽少,但机遇依然存在。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外贸行业中,如何利用知识储备和拼搏精神抓住时机尤为关键。同时,她还指出,元宇宙技术的崛起为外贸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,例如通过虚拟展会、沉浸式产品体验、以及增强现实的线上商务洽谈等方式,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和体验感。元宇宙不仅能够突破传统外贸中的地域限制,还可以创造更多交互式的商业场景,从而为外贸企业提供新的竞争力。
这次访谈不仅让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,也让我深刻感受到知识与技术结合的力量。我将从应总的分享中汲取经验,特别是探索元宇宙在外贸领域的应用方向,把握数字化浪潮下的机遇,助力未来的职业发展。
——夏栩
我深深地被应总的人格魅力所打动。回顾应总从服务员到集团总经理的奋斗史,让我深刻体会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一道理。应总强调了终身学习以及开拓视野这两大建议,这对于处在人生重大转折点中的我明确的指导方向。我要做到脚踏实地,专注当下,开拓视野,时刻准备好拥抱来之不易的机会,感谢应总的谆谆教诲,使我受益良多。
——何元植
应总向我们介绍了中基惠通集团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外综服平台,构建智慧外贸生态圈,还分享了很多外贸的知识和独到见解。其中,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“元宇宙+外贸”平台。这是一种尝试和创新,用科技的力量为外贸行业发展赋能。此外,应总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,她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坚韧的品质也鼓励了我们年轻人,为即将就业 、走入社会的我们抚平焦虑。这次的拜访经历既是对行业知识的填充,也是我对知识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启迪。应总提到了“所有的学习都是融会贯通的”,我将专注于专业技能,同时多学习其他知识,并将它们融会贯通,运用到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中。
——金珞怡
是应女士在讲解中传递出的“敢想、敢拼、敢做”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作为一位资深的企业管理者,她不仅展现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,还散发着老一辈吃苦耐劳的品质。在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面对挑战时的无畏态度,以及对工作、对行业的执着追求。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,也让我意识到,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涯还是职场生涯中,都应该秉承这样的态度,勇于突破自我,积极面对每一个挑战。
——蔡卓融
虽然是一次短暂的走访,但15名同学感受到了应妈妈旺盛的事业心和满满的关爱心。应总心里有未来,她为行业的发展和下一代人的培养殚精竭虑;她不依赖自己肉眼看到的环境和形势,而是基于对民族、对下一代的信心,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。她以自己40年坚持不懈、兢兢业业的努力鼓励年轻学子们多学习物流供应链管理知识,从中国走向世界,为中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应总不断鼓励同学们,在学习过程中要打下坚实的基础,要了解底层逻辑,不断吸收新知识并融会贯通,在日后实际应用中迅速发挥所学。不要想太长远的事情,做好当下,学好自身专业课程的同时尽量提高知识涉猎以及视野的广度,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,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返回上一级